彭博 Bloomberg

网络研讨会:迈向“十五五”、加速去美元化下的亚洲债市展望

在全球贸易格局持续演变的当下,关税政策与地缘风险正深刻影响资本流动与货币体系稳定。伴随部分经济体寻求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去美元化趋势正在加速,推动亚洲本地债券市场吸引更多投资者兴趣。与此同时,美联储与亚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分化,以及外汇对冲成本的变化,也在重塑固定收益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结构。市场转向往往意味着机遇,那么投资者该如何调整策略,把握结构性转变带来的价值重估?伴随2025年走向尾声,中国“十四五”规划接近收官,即将启程的“十五五”在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性转型的过程中,又将为市场注入哪些值得关注的机会?

本次网络研讨会上,彭博专家将为您解读美元走弱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前述背景下亚洲债市的回报潜力,同时还将为您演示彭博固定收益工具将如何助您把握机遇、前瞻趋势、构建策略。

主要议题

  • – “十五五”规划:经济新格局与市场新机遇
  • – 解析美元走弱及点心债市场趋势
  • – 去美元化趋势最新动态解读以及亚洲政府债券估值与回报潜力
  • – 彭博固定收益系列工具如何挖掘投资机遇、高效管理风险
  • – 问答互动

主讲嘉宾

  • 舒畅 (Chang Shu)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舒畅博士现任彭博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常驻香港办公室。她带领团队研究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经济体。加入彭博之前她曾任国际清算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经济学家。在此期间,她对全球和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做了广泛的研究,也参与了人民币国际化等重要的政策工作。在那之前, 她也曾在英格兰银行工作。舒畅博士也是香港中国金融协会理事。 舒畅博士编著了 《货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经验和意义》和《系统性风险:亚太地区的跨境金融联动》两本书。她在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等领域撰写了大量文章。 舒畅女士获得伯明罕大学博士学位。

  • 陈伟利

    彭博行业研究亚太区固定收益首席策略师 陈伟利先生于2019年加入彭博行业研究担任亚太区固定收益首席策略师。在加入彭博行业研究前,陈伟利先生在固定收益和信贷领域有二十五年以上丰富经验,涵盖亚洲、欧洲、美国、南美洲的利率和债券市场。他自1992年开始曾任职于多家买方和卖方金融公司,历任施罗德国际商业银行和大华银行亚洲位于新加坡的信贷和衍生品交易部门、南非标准银行结构性产品和新兴市场部门、领导德国巴伐利亚州立银行的信贷交易部门、担任Oasis Capital Management信用策略师、管理元大证券自营固收及宏观交易账簿。在加入彭博行业研究前,他还帮助创办了 One Tree Partners 的 Global Credit Long/Short Macro 环球信用对冲基金。

  • 赵志轩

    彭博行业研究亚洲首席外汇及利率策略师 赵志轩,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资格,现任彭博行业研究亚洲首席外汇及利率策略师,主要分析各大亚洲经济体的宏观、外汇以及利率走势。赵志轩先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物理系学士学位,后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完成金融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职于日本三菱东京银行和建设银行(亚洲)。从事策略研究前,他曾担任外汇、利率交易员。

  • 郭薇

    彭博中国区债券市场专家 郭薇现任彭博中国区债券市场专家,为中国区机构及企业提供货币市场及债券市场等领域交易投资解决方案。她曾就职于多家中资与外资金融机构,拥有十余年金融市场经验。